日本综合商社兼松宣布将于2027年全球首次量产球形齿轮,这一技术由山形大学多田隈理一郎教授团队研发,兄弟工业旗下NISSEI已确立量产工艺。球形齿轮由金属球体和两个鞍形齿轮组成,实现360度全方向无限制旋转,突破传统齿轮单向传动的局限。相比传统减速器,球形齿轮具有结构简化、轻量化节能、高自由度等优势,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、太空设备卫星支架、医疗科研设备等领域,提升运动精度和可靠性。球形齿轮量产将推动产业升级,预计2030年全球齿轮市场规模达2940亿美元,日本此次突破或重新定义机械传动未来。
重磅!日本率先量产球形齿轮,人形机器人与太空装备迎来革命性突破!
齿轮界的“百年变局”:从单轴旋转到360°全域运动
工业革命以来,齿轮作为机械传动的“血脉”,始终被“单轴旋转”的物理限制所束缚。传统减速器(如行星齿轮、谐波减速器、RV减速器等)虽在工业中广泛应用,但存在精度有限、寿命短、体积大等短板,多方向运动需叠加多组齿轮,导致系统复杂 、效率低下。
转折点来了!日本综合商社兼松宣布,最早将于2027年实现球形齿轮的全球首次量产。这一革命性技术由山形大学多田隈理一郎教授团队研发,受托生产的兄弟工业旗下齿轮巨头NISSEI已确立量产工艺,并开始研发设备零部件。球形齿轮的诞生,或将彻底颠覆人形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精密设备等领域的机械设计逻辑。
球形齿轮:360°无限制旋转,结构简化“一步到位”
技术亮点:从树脂到金属,耐用性飞跃
球形齿轮系统由三大核心部件构成:
1. 球形齿轮本体:表面带有精密齿状凸起的金属球体;
2. 两个鞍形齿轮:与球体啮合,通过协同驱动实现多自由度旋转。
其最大创新在于360度全方向无限制旋转,突破传统齿轮单向传动的局限。球体可在上下、左右、前后任意方向连续转动,形成真正的“全域运动”能力。早期树脂材质的球形齿轮因耐用性不足难以工业应用, 而金属材质的升级使其成为可能。
对比传统减速器:性能“碾压式”提升
球形齿轮的优势:
• 极致简化结构:直接替代多个传统齿轮,减少零部件数量(如相机云台重量减轻30%);
• 轻量化与节能:降低驱动负荷,减少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;
• 高自由度应用:人形机器人关节、太空设备、医疗科研设备等场景全面拓展。
应用场景:从机器人到太空,开启“全域运动”时代
1. 人形机器人:关节“瘦身”,动作更流畅
当前机器人关节依赖谐波减速器、RV减速器等单自由度装置,需多 组叠加才能模拟人类动作,导致体积庞大、传动效率低、发热严重。球形齿轮可直接输出双自由度运动,简化结构的同时提升动作流畅性与精度,让人形机器人更接近人类运动能力。
2. 太空设备:卫星太阳能板支架的“精准追踪”
在维护困难的太空环境中,球形齿轮的紧凑结构与高可靠性可长期运行,满足卫星太阳能板支架精准追踪光源的需求。
3. 医疗与科研设备:模拟重力变化的“精密操控”
球形齿轮可用于高精度搅拌器、外骨骼机器人或显微操作装置,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复杂的多轴运动,甚至模拟重力变化,为科研与医疗领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。
产业升级:2030年全球齿轮市场或达2940亿美元
据Global Information预测,2030年全球齿轮市场规模将达到2940亿美元。球形齿轮不仅有望切入汽车变速器、风力发电设备等大型市场,其量产能力更成为关键。兼松已与NISSEI合作确立量产工艺,并正与其他3家企业磋商合作,以应对未来需求爆发。
日本此次突破,或将重新定义机械传动的未来。球形齿轮的量产,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,更是人形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精密设备等领域产业升级的“催化剂”。这场由齿轮引发的革命,你准备好了吗?
我们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必将很快应用上!!!